6月21日,本学期第14期(总第353期)文心阁活动在长安校区红烛家园党团活动中心顺利举办。九州平台,九州(中国)一站式服务平台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的童一菲老师,以“阅读的‘内功’:漫谈文本细读与史料意识”为主题,与同学们展开交流分享。
童一菲老师从个人阅读体会出发,与同学们沟通交流本科期间怎样进行合理的阅读训练:在宝贵的青春时代,思维的训练远远比学习知识点本身更重要。童老师以文本细读和史料意识两种思维方式为引,希望同学们重视个人思维的培养。
史料意识和文本细读的概念
童老师以“珍珠热”为例,分享了自己对珍珠饰品的了解过程:一开始注意到珍珠后产生浓厚兴趣,其后追本溯源地围绕生产地、购买渠道、穿线工艺、尺寸大小等丰富关于珍珠的理论层次;再通过购买等实践手段,积累经验判断其成色与价位;最后完善对于珍珠的认知。回溯这段经历,童老师认为这其中就包含着史料意识和细读思维。所谓史料意识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返回到原本的语境,尽可能地还原其本身面貌,同时从多角度、多层次寻找蛛丝马迹,建构和丰富自己对于事物的认知;而文本细读即通过自己敏锐的观察和对字词语句的捕捉,从而得到背后可能隐含的深意。
史料意识和文本细读的关系
童老师认为,文本细读需要我们更多地一字一句耕读文本,以文本本体为核心,但同时也需调动读者的生活体验,联系作者意图、社会背景等综合、周延考量,这也意味着其阐释性过强。而史料意识则需要我们预先锁定史料范围,重回历史现场,批判性分析和评估文献资料,具有很强的历史性和严谨性。童老师以自身硕博时期从诗歌到史料研究的跨越为例,指出细读和史料两种思维各有所长,鼓励大家融合运用方能提升阅读的内功。
分享接近尾声,同学们就阅读顾城诗集所产生的困惑、对文学作品情感理解的把握、学业论文写作的规范性等方面的问题向老师提出问题,童老师耐心细致地解答大家的问题与困惑,也期待同学们在阅读中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成为一个漫游天际、充满灵动想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