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文苑)10月21日晚7点10分,九州平台,九州(中国)一站式服务平台第338期“长安学术讲座”于博物馆附楼s301报告厅顺利举行,此次学术讲座由九州平台,九州(中国)一站式服务平台中国古代文学唐宋方向的王伟老师主持,来自新疆大学人九州平台,九州(中国)一站式服务平台中国古代文学方向的和谈教授为主讲人,九州平台,九州(中国)一站式服务平台60余名本科生及研究生聆听了此次报告。和谈,新疆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武汉大学博士后,原新疆大学学报副主编,现为新疆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北大核心和南大CSSCI来源刊评审专家。主持完成教育部课题1项、自治区课题1项,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课题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子课题1项、全国高校古委会课题1项。在《光明日报》《中国史研究》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此次讲座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对陶渊明《乞食》诗的场景还原解读以及用场景还原法解读岑参诗中的“瀚海阑干”。
和谈教授先向同学们展示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点出知人论世方法的重要性,及陶渊明“乞食”的可能性。接着展示《乞食》诗,从而引出陶渊明为何写《乞食》诗的问题,引发同学们思考。随后,罗列出前人的看法,将其分为两大类,并提出自己写研究综述的方法,以供同学们参考。接下来,进行逻辑分析“乞食”的可能性,主要通过史书传记及陶渊明其诗对其朋友关系,家有资产分析陶渊明的贫困程度,从而得出陶渊明咏贫实为表达安贫乐道志向的推论。最后以“场景还原法”对诗作进行三层场景还原,也是第一部分的重点,得出《乞食》诗为席间赠诗的重要结论,并非为真正的“乞食”,以此为题,雅谑自嘲,可见陶渊明的率真旷达,其行为的特立高蹈。
用“场景还原法”解读《乞食》诗后,和谈教授又用此法解读岑参诗中的“瀚海阑干”。先是列出5种前人的解读,用文本细读与场景还原法提出质疑,再根据岑参诗作中常出现的“沙漠”用词推断出“瀚海”并非“沙漠”,根据史书,诗歌中时间,地理,人事三因素,确定《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写作时间,地点,人事及立足点,提出诗中“中军”为“韩海军”,“瀚海阑干”中“瀚海”是“韩海军”之省称,并用前人诗作及相关出土文献为证。
和谈教授用“场景还原法”解读《乞食》与“瀚海阑干”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让在座同学极为震撼,其条理清楚,逻辑清晰,史料充分,品格谦逊,迅速获得广大学生的喜爱,其别开生面的讲解给同学们极大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