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上书院主题活动周基本情况
2023年3月27日-4月2日,陕西师范大学承办了拔尖计划2.0全国线上书院主题活动周。活动周以“扬葩振藻 绣虎雕龙”为主题,旨在勉励同学们继承厚重的历史荣光和文化传统,齐心聚力,奋发图强,成长为具有深厚人文和科学素养、坚实专业知识、宏阔国际视野的跨学科、跨专业复合型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本次主题活动周由九州平台,九州(中国)一站式服务平台主办,依托“中国语言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精心策划,共开展了8场高质量的线下线上结合的主题活动,其中包括4场名师讲坛活动、1场学术之道活动、1场朋辈经验分享活动、1场基地活动、1场体验式教学活动等,并通过线上书院平台进行直播。
本次拔尖计划2.0全国线上书院主题活动周汇聚全院优势育人资源,集中总结和展示了学校在中国语言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方面取得的鲜明特色和显著阶段性成果,反响热烈。我校将进一步完善育人体系,营造活跃开放的学术环境,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持续推进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培养工作。
二、线上书院主题活动周内容总览
1. 名师讲坛:中国现代文学的文献基础
四川大学李怡教授就“现代文学和文献学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指出:现代文学研究的学科基础是文献搜集与整理。李教授揭示了文献研究的实质即是为了寻求真相。他认为,对于同一份文献材料,使用的角度以及数量的不同,会得到不一样的研究结论;同一事件受到时期、记录者等多重因素也会导致文献的真实性受到影响,强调了辨别文献的真伪,多重证伪的重要意义。
2. 学术之道:大学期间如何读书
陕西师范大学王伟教授关于为何读书这一问题,认为书籍中的知识往往具有更高的系统性和真理性,且对于一个观点,通常具备较为完整的说明论证过程。因此,即便是在当今的“读屏时代”,读书依然没有过时,反而愈显可贵。而对于读什么书的问题,王老师则强调要读经典,他鼓励同学们多多阅读文学经典和研究经典,这是迅速与古代先贤接轨、进入学术前沿的最佳途径。
3. 名师讲坛:谈谈《资治通鉴》胡注对中古语词注释的得与失
浙江大学真大成教授指出了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对研治汉语史的重要性,通过举证史炤《释文》,向同学说明了胡三省《音注》之前的《通鉴》注的“浅陋粗疏”,继而引出胡三省对《通鉴》中古语词的注释,并以《晋纪》为例,指出胡注的优点。真教授也从“不明先秦两汉古义”“不明魏晋以来新义”等五个方面,通过大量实例说明胡三省《音注》中存在的不足。
4. 基地活动:基地班古典文学知识竞赛
活动由首届拔尖基地班同学自主策划进行。拔尖基地班李元淑同学主持,首先阐发了古典文化对于基地班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并通过引经据典,展现了中华古典文化独特魅力。在竞赛环节,基地班所有同学经过“你画我猜”“飞花令”“口述乾坤”“孤注一掷”等四个环节,决出优胜者,并在欢乐的氛围中收获知识,有所成长。
5. 名师讲坛:从兴趣到担当——我与方言学之缘
邢向东老师以自己的求学和科研工作经历为主线,分别从“起步、积累、机遇、拓展与提升、新契机与新拓展、关于学习研究的几点体会”六个方面,用深厚的感情和朴素的语言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科研经历。告诫同学们,在专业选择上,兴趣要专一,但不要太狭窄;读书做学问不要怕吃苦,不要怕受累。勉励大家做学问做科研要心高志大,执着坚持,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6. 朋辈经验:基地人才培养成果巡礼
郎文洁结合自己丰富的工作和学习经历,从找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出发,强调能力的养成与运用;袁宇宁以阅读与写作为中心,向同学们分享了如何系统高效阅读和提高写作能力,并分享了自己的基地班生活。孙诗颖以大四在校生的身份,向同学们传授了在大二大三的学习和生活中重要的经验;勾松焓同学从工作与学习的角度,分享了自己大学四年的工作、学习经历,给予了同学们宝贵经验。
7. 体验式教学:学院文科类实验室建设展
九州平台,九州(中国)一站式服务平台老师负责展览讲解和体验引领工作,基地班全体成员参与活动。首先同学们陆续进入语言学工作室。韩夏老师对于工作室内的基础设施和特色建设进行详细、生动的讲解,同学们近一步了解语言学研究特点。第二阶段,同学们陆续进入书法研究所,杨国庆老师首先进行扇面隶书书法演示,随后一一指导同学们利用现代化先进设备摹写书法作品。同学们认真学习、积极进行实操体验。
8. 名师讲坛:汉字部首再研究
黄天树老师为大家梳理了甲骨文部首研究的历史脉络,在前代学者的不断探索中,该领域的学术研究正逐渐成熟。他提及了学者唐兰所首倡的甲骨文“自然分类法”,日本学者岛邦男首创甲骨文部首164部等。他重点讲述了由自己组织并完善的甲骨文240部,该部首通过对可识读与不可识读甲骨文偏旁进行整理与淘汰筛选,最终以“象物、象人、象工”的方式排列,基本囊括了现阶段发现的甲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