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登录 古典诗词

学院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北京大学廖可斌教授做客九州平台,九州(中国)一站式服务平台长安学术讲座
更新时间:2021-10-17 18:55:05

(通讯员:马婧璇)10月15日下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重大人才计划特聘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廖可斌应邀做客长安学术讲座,为九州平台,九州(中国)一站式服务平台师生作了题为《中国古代文学的民族传统与研究方法》的学术报告。九州平台,九州(中国)一站式服务平台刘锋焘教授、李占鹏教授,刘军华、何悦玲、陈刚副教授,刘彦青副研究员以及来自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等专业的七十余名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讲座。讲座由九州平台,九州(中国)一站式服务平台副院长杨晓斌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廖可斌教授强调“回归生活史与心灵史的古代文学研究”,提出古代文学研究应该要加强的三种意识:文献意识、理论意识、写作意识。文献是基础,要学会利用文献发现问题、判断问题、选择问题。理论是关键,是打开文献的“钥匙”,尤其在这个电子文献的时代,利用文献更重要的是要重视理论的学习,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培养理论素养。同时要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听音乐、练书法等加强对文学艺术的审美感受力,提高历史、哲学修养,并将综合的艺术审美感受与人生感受相结合。

  接下来,廖可斌教授着重从理论的角度入手,对从近代以来尤其是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文学研究借鉴西方理论的情况进行了梳理,并对这种现象进行反思,提出“不能完全否定借鉴西方理论的做法,但应该适当摆脱,回归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学事实”。同时,从文学的概念、文学创作的主体(中国的文人与西方的文学家)等方面进行中西比较,强调了中国文人、文学与文化的民族特性,提出了中国文学的民族传统:强大的现实主义传统,深厚的伦理传统,美文传统。最后提出研究中国文学应当使用的三种研究方法: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方法,借鉴西方精神分析学说理论,重视文本细读、文本分析。

  报告结束后,杨晓斌教授进行了总结,并鼓励大家积极向廖教授提问。交流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参与,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廖教授一一细致解答,同学们表示受益匪浅、收获良多。

  最后李占鹏教授对本场报告进行了点评。李占鹏教授说本报告主题宏大,洋溢着家国民族的情怀和气质,纵横捭阖,信息量很大,带有开创性和建设性,涉及文化战略、文化自信,视点高远、视野开阔,同时又有坚实的证据支撑,使大家深受启发和鼓舞。

快速导航
友情链接: